【秦剧盖聂中心】归去来兮 32——垓下篇(1)

懒得写原剧情节了,于是狂跳过去写大结局,就当是后传了23333

原剧的内容什么的,看啥时候有心情再来个追忆篇吧~~~

就是这么任性。

 

故事就从垓下之围说起,弥补剧里我没看到小庄怎么跟阿聂会合的情节。

为了看虐戏无脑黑一下邦子(对不起我其实不讨厌你= =|||)

我也不清楚我写的是卫聂还是聂卫,所以TAG就不打了。

。。。。。。。。。。。。。。。。。。。。。。。。。。。。。。。。。。。。。。。。。。。。。。。。。。

 

公元前二百零三年,项羽刘邦订立协议,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

楚河汉界,由此而分。

然此后项羽引兵东归时,刘邦却突然撕毁盟约追击楚军,从此双方展开了长达四年的楚汉战争。

尔后刘邦又以加封土地为条件,说动韩信与梁王彭越等人合力围击项军。

至此,汉军五路大军合计六十万之众,形成从西、北、西南、东北四面合围楚军之势。

    

公元前二百零二年,项羽粮草殆尽,被迫率十万楚军向垓下后撤。

 

垓下地势南高北低,高岗绝岸。

这个地方在从今尔后的历史中,注定将会成为一段传奇的终点。

 

 

而今已是九月深秋之季,四野飞霜,天高水涸,寒雁悲怆。

夜色连绵,士卒思归,篝火明明,楚声悒於。

 

粮草早断了两日,楚军驻地内人人忧思,而汉军抓俘而来的楚人们仍在唱着歌。

那是思归,是楚人自己的乡音。

歌声悲壮沉郁,合着古琴辽远沧凉的鸣奏。

 

“远山微暮,田寂园嬉;

炊烟袅袅,犬鸣幼啼;

其室虽陋,其乐悠悠;

此去经年,此生难寻;

乡音凄凄,入我梦兮;

断烛弋弋,乱我魂兮;

琴声瑟瑟,孤影和吟;

渺渺归途,虽死犹去。”

 

盖聂此时仍在空无一人的营帐中抚琴,从昨日起,刘邦便再没有过来听琴。

他对年轻的墨家巨子说,自己醉了,今天晚上会睡得很沉。

 

而盖聂心里却是明镜一般。他很清楚,今天晚上只怕是没有一个人能睡着。

 

今夜天明进主帐之前,张良去催督楚人演歌了。那个时候刘邦与韩信便拟定了一个计议,而刘邦定计时向来是不会避开他的。

这次也一样。

所以盖聂知道,终于是到了要下决定的时候了。

 

行军简朴,故此帐内只点了一只烛,帐幕上黑影重重,是有许多人在来回奔走,伴着细碎的语声。那是是天明在与月儿分别,并安排着墨家众人一齐出发在外接应。

盖聂就在这片人影的包围中心不在焉地随手拨动着案上的琴弦,静静等待着出发的时机。他早已让端木蓉和墨家其余人等一同前行,这样大伙儿在营救少羽的行动中如有万一才可方便行事。

而这次的救援,唯有他不同去。

这样的安排,让临去时的端木蓉似乎感觉到了什么不对,但他只推说自己要留在汉军中盯着刘邦的动向,这样才好指挥墨家与汉军的搜索错开。

而只要盖聂想做的时候,他是可以哄得住任何一个人的。

 

近三更的时候,歌声还在四野里弥散着,而天明与端木蓉等人早已离去了一柱香的时间。

是时候了。

盖聂推案而起,大步走出帐外。

而他长年随身的那把木剑却留在了帐中,直直地插在琴案旁的地面上,帐中唯一的烛光也被盖聂掀开布门时带入的微风吹灭了。

 

今夜的秋气格外舒爽,高且遥远的黑色夜幕里,只有数颗寒星的微光低低地落下来。

盖聂背负着一把军中制式的长剑,纵马在平阔的野地里飞驰着。

他沿着乌江的水岸向楚军的驻地一路赶去,马蹄带风细草斜飞,身际不远处的江水好似鱼背一般闪着粼粼波光,亮银色的月光也在这流动不止的水波中缓缓涌动着。

 

不会赶不及的,因为那些人必然会等他到来才动手。

可他还是很快,似乎是在借着纵马时扑面而来的夜风整理着心绪。

 

两军对峙的距离并不算太远,但他必须找出卫庄会选择的路线。

所以他一定得追上提前出发的齐军,顺着地面上残留的行军痕迹。

 

盖聂从汉军中出来得十分顺利,这更证明了他对刘邦此次围击目的猜想。

刘邦不是项羽,他当然不会犯下同样妇人之仁的错误,所以同意天明营救项羽这样的事本身就不可能发生。

但救援卫庄这样的事,墨家绝不可能参与,天明和端木蓉也必不会让他孤身前去。

所以他只能配合刘邦,让天明离开。

也罢,那两个孩子之间的事,这两日内也必须得有个结果。

天明毕竟长大了,他的父亲当年能应对的那些事,而今作为一个男人的他也必得亲自做出决定。

至于卫庄,在韩信定计的时候,只有盖聂在场。

他沉默地立在一旁,听着这两人计议着敷衍下天明和墨家,兵分两路。一支对付掉带着虞姬尸身撤离的卫庄,另一支在墨家从楚军营地内引出项羽后再擒杀之。

毕竟,在军中困守的项羽还是不那么容易抓到的。

一石二鸟吗?

不对。

韩信长年征战在外,他并不了解卫庄与盖聂的关系。

他只想杀死卫庄,为机关城的毁灭复仇。

盖聂心中清楚,刘邦选择了最适合做这件事的人,但他没有阻止韩信这场复仇的立场。

韩信出的点子,韩信带的兵,他自然不会对墨家如何。必要的时候,他定会让人引开墨家才对项羽下手。

所以盖聂并不担心天明与端木蓉的安全。

所以他没有说话,也没有反驳。

 

他只是静静立在一旁,看着将这计谋毫不掩饰地摊开在自己面前讨论的刘邦。

刘邦果然没有回头看过盖聂一眼,此后直至天明前来求情,他佯醉离去时也没有看过盖聂一眼。

 

所以,其实应该是一石三鸟才对。

但这剩下的一鸟,只有刘邦和盖聂两人心知肚明。

 

除却了战友与君臣的关系,盖聂和刘邦都很明白对方是个什么样的人。

刘邦本是最市井低洼之处混迹出来的泼皮无赖,盖聂却是一直游走在庙堂高处的人物。

这样的两个人本是完全相反的,就如臭水沟和汪洋大海一般八不相干。然而不管是臭水沟还是大海,本质都是水,蒸腾起来终也能汇到一处。世间大道本是个圆, 于是这两个如白天黑夜般全不相交的人,反而因为各自走到了两个方向的极处,最后竟真生出了几分惺惺知己的意思。盖聂有他极明亮灯焰下看透世情无常的黑,刘邦也有他前半生于乱世中颠沛流离通晓民生疾苦的白。

 

所以盖聂才会全力扶持刘邦上位,因为他知道这个男人才是这如今的天下选中之人。

所以刘邦才会在今夜当着盖聂的面定下这计。因为他也知道,若真要等到天下事了,自己哪还会有可能再找得到这个男人。

 

刘邦很清楚,盖聂不是个有野心的人,但他无法保证卫庄的想法。他必须得除去那个疯狂的男人,那个一手制造出西楚霸王的可怕男人。

而盖聂必然是不会同意这个决议的。

可那又有什么办法?

这天下终归会是刘家的,既然盖聂选择要去帮助自己的敌人,那盖聂也就只能成为自己的敌人了。

所以他与韩信定下这计时,仍是故意没有避开盖聂。

因为刘邦知道,卫庄出事,盖聂必然是明知山有虎也定会向这虎山行的。

到时再并上另一路的项羽,这三只鸟儿就可以同时收入罗网了。

虽然有些可惜,但刘邦并不是个会后悔心软的人。

所以这个故事也就只能这么继续下去了。

 

夜色浓重,篝火青烟遮掩了惨淡星光的时候,四蹄踏雪的黑马上灰袍长剑的盖聂终于赶到了。

他在南面的高岗上勒住了马,毫无意外地看到了下方被举着火把的齐军团团围困住的百余名楚人里,守着那红衣女子尸身的白发男人。

对方几乎也在同一时刻发现了他的到来。

卫庄猛地抬起了头,他看见高处的盖聂在火光中微微一笑。

盖聂下了马,他拔出背后的长剑,青幽的剑尖斜斜朝下指向身侧。

他说:“小庄,我来了。”

评论(24)
热度(25)

© 仓鼠 | Powered by LOFTER